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吴聊斋----浮世印象

凡人俗事 源于感性 亦庄亦谐 聊斋本色 雅俗兼容 浅尝辄止 绝对原创 敬请雅正

 
 
 

日志

 
 
关于我

简单善良,拙于言谈世故,乃一深居简出的资深宅女是也。

文章分类

【原】“西夏族”——“雷人”的联想  

2009-02-11 18:42:5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西夏族”——“雷人”的联想

                                              (吴聊原创)

   说到西夏族,你可能会想到曾经盛极一时却在13世纪突然消逝的那个“曾霸西疆主一方,文治武功尽辉煌”的谜一样的西夏古国。此思差矣。古西夏王朝早已被战争的屠刀斩尽杀绝,楼兰古城已被风沙埋葬。就连西夏文明也已随着西夏民族的悲壮消失而消失,一齐闪了耶,成了千古之谜了耶。何来西夏族?

   但又确实有过咯样一个西夏族。这一族就在湖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就在长沙。只是,此西夏族,非彼西夏族也。

   偶要说的“西夏族”,乃由长沙本土汉民族遗传变异而成的一个新兴的超前卫超时尚的少数民族。生于斯,长于斯,土生土长的纯土著尔。

   几年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仿佛一夜之间,西夏族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日益发展壮大。西夏族讲的是一口西夏的话,做的是一些西夏的事。不管何时何地,无不西夏。不是这个是那个的“腿胡子”,就是那个是这个的“娌格烂(画胡子)”。发起横来更是一口的“霸霸”腔,“你何解咯?”“冒何解呢!”。“你要何事咯”?“要何事就何事啊!”“把老子作宝搞哦。”“哪个怕哒你吧。”“有本事就跟老子单挑!”开口必称“别”,闭口不离“nia你的”。西夏族特别自恋,誓死坚守本民族文化壁垒,一口独具长沙特色的塑料普通话说得溜圆。嘴上讲的不是透鲜的,就是撇淡的,要不就“港点别的咯”。个个辣厉得死,扮尽哒式样。硬是把个民族特色弘扬得淋漓尽致,一切的一切无不打上长沙制造的烙印。

   西夏族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抗争,终于获得民间认可——被光荣评定为中华第57个民族。

   虽然是一个非主流民族。西夏族总算为自己争得一个名分,填补了那个以为“绝学”的西夏文化的历史空白后,退隐江湖,归隐山林,销声匿迹,安居乐业去咯。

   尽管如此,但大千世界,从来不缺时尚和热闹。而今,走了一代西夏族,又来了一群“雷人”。去冬今春,“雷人”带着声声惊雷把个网络搅得风声水起,直“雷”得人仰马翻。

    眼看如今“雷人”当道,不由人联想起西夏一代。冥冥之中总觉得两者之间有着某种链接。究竟是什么呢?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今天却无缘无故,忽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原来秘密就在这个“雷”。“雷”,也是长沙西夏族惯用的一个高频词。“咿呀!咯几天都冒看见你啊,“雷”得哪里去哒咯?”“咳!老子今天就背啦,送车子“雷”得要死呢”。更有一个经典段子:“吃我的,nia你的,800块钱一月,要得啵?。”你说“雷”得人死不?

  莫非“雷人”又是西夏族进化来的一个分支?也许吧。怕莫只有天晓得。

  西夏族也好,雷人也罢。你方唱罢偶登场,长江后浪推前浪。好说歹说都是一种存在,抑或又是一种什么神不能通的“文化”?而偶,信奉“存在就是合理”。

  因此,偶斗胆建议《汉语词典》尽快改版,吐故纳新,好给“雷人”文化一席之地。

  呵呵。偶的建议没“雷”到你吧?

 

  又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本人也是西夏族(实为“稀下族”),在单位一直被公投为西夏族族长,故文风笔调保留民族文化西夏的特色尔。

 

 

 

  评论这张
 
阅读(606)| 评论(4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